佛说稻秆经(18)思维因缘法之前应该摒弃什么
△观察因缘不要带有任何成见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h0371siojwx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后面就讲,“虽然,有此众缘”,这些缘具备的时候,“而种灭时”,种子灭的时候,“芽即得生”。这个是宏观世界,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,在我们的感官的层面来讲都是这样子。种子发芽的时候,种子已经坏掉了。这一粒米,或者是另外一种粮食,他的种子已经坏掉了,它不在,但是这个幼芽这个时候就存在了。那么我们一直都是这样认为,因为我们播下去了种子,播下去的就是一颗种子,然后长出来的就是一颗幼芽,这样以后我们没有很深入地去观察、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。至少我们的感官的层面讲就是这样子。我们播下去了一颗种子,然后就长出了一颗幼芽,这样子以后呢我们以为这两个有关系的。
那不观察的话,不深入地去观察的话,这两个当然有关系,不是前面就讲过了吗?“彼缘生果,”刚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。这个因和缘是产生果,这是没有问题的。但这个没有问题,是什么时候没有问题?从我们的感官的层面来讲,是没有问题的,不深入地去了解,不深入地去观察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,这个是成立的,这个叫做自然规律,没有任何问题的。但是如果深入地去了解,什么叫做自然规律,所谓的自然规律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,深入地去了解的时候,就会遇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,因和果同时存在没办法建立因果关系。同时不存在,比如说,有因的时候没有果,或者是有果的时候没有因,也没有办法建立因果关系。这样子以后到底因果存在还是不存在?然后我们就要进入另外一个状态,另外一个状态我们刚才讲了,空性和因缘,缘起是一个硬币的两面,我们刚才就讲过了,一面是什么?是我们感官的层面,自然的规律,完全是没有问题的,昨天上面也讲过了,因缘,法住性,法定性,与因缘相应性,然后就是真如性,无错谬性。但是这个是不观察的时候是这样子,然后深入地去观察的时候,那就不对了,这里没有真如性,没有无错谬性,找不到这样子的东西。这个时候就进入了一个硬币的另外一个面,它就进入了空性,缘起性空。所以释迦牟尼佛说,谁能看见缘起,就能看见法,法就是证悟空性。
如果我们一直都认为有一个造物主,有一个万能神,一个这样子的人,主宰这个世界,创造这个世界,这样子的话永远都没有办法证悟空性。我们永远都认为有一个东西存在,它在创造这个世界。但是缘起当中深入地去思考的时候,这里没有什么人,没有什么东西创造这个世界。不观察的时候,是因缘和合产生很多很多东西,这叫做自然规律。但是这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不突破这个层面,一切都是正常的。如果深入地去思考的话,那么没有自然规律,没有自然规律的时候,我们会发现,它的另外一面就是空性。所以缘起跟空性离的特别特别的近,所以我们了解好缘起的话,就很容易能够理解空性。所以佛陀在前面也讲过了,谁能够看到因缘,就能够看到法,法是什么?法就是八正道,八正道就是证悟了以后的一些功德。所以谁能够看见因缘,谁就能够看见法的意思就是说:谁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因缘的话,谁就能够证悟到空性,至少理论上可以理解到空性。所以,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好好地去想一想,我们回去好好思考一下。
首先你们不要有任何的成见,心里不要存任何成见。也不要以为一定会是空性,因为是释迦牟尼佛说的,因为是稻秆经说的,因为怎么怎么,都不要这样子。也不要以为我的眼睛看到了所以一定会是千真万确的,也不要这样子,不要心存成见。比如说我们研究任何一个东西的时候,事前不能存有这样的成见,去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分析研究,是什么就什么,这样才是对的。那么这样我们现在去了解一下,种子发芽,种子就产生芽,芽和种之间是有因果关系,这是肯定的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在现实生活当中,包括善恶因果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也是这个规律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地去了解一下到底种子怎么样产生果,深入了解的时候,因和果是同时的还是有先后,只有一个答案。我们只能选一个,不会有第三第四第五个,要不因和果时同时存在的,要不不是同时存在。同时存在和非同时存在,这个中间没有第三个选择,有没有大家可以去思考,没有我们找不到的。那么找不到的话我们只能承认其中一个,要不我们先承认因和果是同时的,要不就是不是同时的,如果是同时存在的话,那么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,因,它为什么是因?因为它发生了果,如果它没有发生果,它是因吗?当然不是因,我们刚才已经讲了很清楚了。
平台导读